不由的想到李溆。

    真可怜,贵为当朝太子,还不是得饿着肚子去上朝。

    “太子妃,”纪皇后再次开口,“本宫听说,你姐姐是在颍州长大的?”

    “回母后,姐姐是在舅舅家长大的,前两年刚回京城。”林端月如实说道。

    纪皇后点了点头,“本宫还听说,林夫人,似乎更加偏颇于你?”

    林端月下意识的看了她一眼,见她神色微敛,摸不准她的想法,  便说道,“不敢隐瞒母后,姐姐出生时,母亲伤了身子,月余后又怀上了儿媳,实在是无暇照顾,才送姐姐去颍州。”

    “姐姐不比儿媳自幼承欢膝下,才”

    纪皇后不赞同的看着她,“越是如此,你母亲更是该好好弥补你姐姐,日后啊,你多多照看她,她不在京城中长大,诸多礼节只怕也生疏,可这怨不得她,昨夜的事,也不是她的错,将来京中若有流言蜚语,你知道该怎么做么?”

    “儿媳明白。”林端月受了提点,心里却很暖。

    没想到在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人为她说一句公道话。

    纪皇后本以为说这些话,又会让太子妃不高兴。

    她总念着这孩子十六岁嫁入东宫为太子冲喜,便格外的纵容。

    可太子妃不领情就罢了,还越发的喜欢使性子。

    东宫闹翻了天,她都瞒着,谁料到还是传到陛下耳朵了。

    纪皇后下定决心,日后要好好的管束她。

    “母后,儿媳过去是有些不懂事,让太子殿下和您费心了,”林端月主动凑上去笑嘻嘻道,“但是以后不会了,儿媳会改的。”

    这是林端月观察后做出的决定。

    纪皇后是个公正的人,可以亲近

    “好好好,”纪皇后连说了三个好字,她拉着林端月的手,“从前你年纪小,本该在家膝下承欢的年纪,让你孤身一人嫁入东宫,说起来是本宫和太子亏欠了你,你放心,本宫心里,一直把你当自己女儿的。”

    等李洵带着林昭云来时,仪元殿其乐融融。

    就连女官也频频抬眼。

    今日真是怪了,太子妃仿佛换了个人。

    可林昭云的心情瞬间就低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