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紧张的晋商,彻底放下心来。

    皇帝还是那个皇帝。

    大明还是那个大明。

    晋商该赚的银子,还是继续照赚不误。

    于是八大晋商不再有所顾忌,开始大肆囤积粮食。

    京畿地区的粮价随之暴涨。

    平时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一石米。

    短短数天时间,就涨到三两银子一石。

    朝野中的风吹草动,都被新任东厂提督王承恩,完完整整地密报给崇祯。

    “果然不出叔父所料!”

    崇祯看到密报,禁不住又是一声惊叹。

    早在决定铲除晋商之前,‘叔父’就已经推算出粮价会暴涨,让赵家峪的百姓提早囤积粮食。

    如今又要通过晋商购粮转卖给建奴,抓住晋商卖国的证据。

    这样的智计,怎能不让人惊叹?

    一切都在‘叔父’的谋算之中,又有什么好害怕的?

    只需要按照‘叔父’制定好的计划,按部就班就行了。

    崇祯接连下了几道旨意。

    下旨辽东、蓟镇、宣大各处兵马,由孙承宗统一调度,尽早将建奴赶出塞内。

    建奴不被赶出关去,始终让人放心不下,并且每天消耗的钱粮也有些吃不消。

    又下旨调白杆兵入京,说是准备派往蓟镇,配合大军攻打建奴。

    同时从各地调集粮食,以此来平抑粮价。

    时间过得飞快。

    一晃就是到了十一月的下旬。

    建奴终于扛不住了,从喜峰口撤兵,大军全部撤回关外。

    右都督马世龙贪功冒进,在追击建奴途中遭到伏击,大败,五万兵马溃散。

    最终建奴大军毫发无伤地越过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