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62章 重溯同宗情,共筑新未来(2/3)
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但技术实力不容小觑。“这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可以在科技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创新发展。”李明对身旁的商人说道。

    一位从事制造业的商人王强对阿广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成本产生了浓厚兴趣。“阿广的劳动力素质较高,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土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建设制造业工厂。我们可以在这里投资建厂,生产的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还可以出口到周边国家。”王强兴奋地说道。

    除了商业考察,大唐考察团还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他们参观了阿广的历史古迹、博物馆和文化艺术中心,与阿广的文化界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在阿广的一所大学,李明举办了一场关于大唐经济发展经验的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聆听。讲座结束后,一位年轻的学生激动地对李明说:“通过您的讲座,我对大唐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我们两国能够加强文化交流,让更多的阿广人了解大唐文化。”

    在文化交流中,双方发现彼此的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也有许多相通之处。阿广的传统舞蹈和音乐中,蕴含着与大唐相似的节奏和韵律;阿广的传统建筑风格,也受到了大唐建筑文化的影响。这些文化上的共鸣,进一步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随着考察的深入,大唐商人们纷纷确定了自己的投资计划。王强决定在阿广的沿海城市投资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制造业工厂,主要生产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另一位从事农业的商人张峰则计划在阿广的乡村地区投资建设农业种植基地,引进大唐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高效农业。

    李明代表大唐考察团与阿广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涵盖科技、制造业、农业、文化等多个领域。这些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大唐与阿广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李明在签约仪式上说道。

    在离开阿广之前,大唐考察团和商人们来到了一处古老的祠堂。据说,这里是当年先民们登陆阿广后建立的第一座祠堂,承载着阿广人对祖先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思念。李明等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祠堂,向祖先的牌位敬献了鲜花。“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国度,但我们的血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