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137章 同源印记,跨越时空的(2/3)
边茶铺老板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凉茶,用带着粤语口音的普通话介绍:“我们祖辈从东方大国的广州来,这儿就叫广州湾了。这凉茶的配方,传了十几代人,和老家的一模一样。”

    在“广州湾历史博物馆”,一份泛黄的族谱引起考察团注意。族谱扉页写着:“吾族本居南海之滨,因战祸漂泊大洋。幸得新大陆容身,遂以‘广州’名此地,不忘根本。”族谱中详细记录了先辈们如何用从家乡带来的造船技术,将荒芜的海湾建成繁华港口。

    离开广州湾,我们来到巴蜀省的“锦城郡”。这座城市以蜀绣闻名,市中心的“蜀绣艺术中心”内,绣娘们正用蚕丝在软缎上勾勒熊猫、芙蓉花的图案。“锦城的名字,源自东方大国成都‘锦官城’的雅称。”艺术中心负责人展示着一幅双面异色绣,“大唐的蜀绣技艺,不仅传承了东方大国的针法,还融入了纳米丝线等现代材料,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

    考察团中的文化产业专家赵强兴奋地说:“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本身就是巨大的文化ip。比如‘锦城’,完全可以开发成融合传统文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文旅项目。”我微笑回应:“我们已经在规划相关项目,希望能通过科技手段,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名字里的乡愁。”

    最后一站是西域自治区的“敦煌绿洲”。当考察团看到沙漠边缘那片绿意盎然的小城时,不禁发出惊叹。城中的“莫高窟复刻馆”内,3d打印技术完美还原了东方大国敦煌石窟的壁画与佛像。馆长介绍:“当年逃荒至此的商队,将随身携带的敦煌壁画临摹本作为灵感,建起这座馆。如今,我们还运用ai技术修复古代文献,让丝绸之路的文化在这里延续。”

    在敦煌绿洲的星空下,考察团与当地居民围坐在篝火旁。身着汉服与西域服饰的孩子们,共同表演了融合大唐乐舞与东方大国民乐的节目。王锦程部长即兴赋诗:“万里漂洋寻故梦,同名异域续亲缘。星河作证千年约,文脉相连共月圆。”

    考察结束前,我们在长安总统府举行座谈会。全息地图上,所有与东方大国同名的地名闪烁着微光。王锦程部长感慨:“这些地名,是大唐先民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它们不仅是地理标识,更是文明的基因密码。东方大国与大唐,同根同源,理应在文化、科技等领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