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依依不舍。

    陶文茵自己留了下来。

    整个冯家庄的人都知道,冯元初的亲妈找来了。

    大家都在猜,元初会不会跟亲妈回城?会不会改回自己的姓?以及,元初当年是怎么流落到这儿来的?

    对于这些疑问,元初丝毫没有回避,直接告诉了大家,不会回城,不会改姓。

    至于最后一个问题,元初也没有替陶老太太和陶老爷子遮掩。

    冯家庄父老乡亲热情慰问了陶老太太和陶老头的祖宗十八代。对陶文茵的那点隐隐的排斥和不待见也都消失了。

    这也是个可怜人呐!

    再加上这两天陶文茵跟着元初在冯家庄走动,她态度谦卑诚恳,逢人就鞠躬道谢,大家对她的印象还不错。

    元初也从陶文茵那儿听说了自己亲生父亲的情况。

    她的生父姓戚,名叫戚正均,是一个穷乡僻壤考出来的大学生,跟陶文茵是大学同学,俩人志趣相投,情深义重,52年初的时候,戚正均接到老家传来的消息,说母亲病重,让他尽快赶回去。

    戚正均赶了回去,见到了母亲最后一面,也参加了母亲的葬礼,返回省城的途中遇到山体滑坡,人当场就没了。

    元初:“……”

    她跟陶文茵说了说收养她的那对小夫妻后来的遭遇,问她:“您知道他们的姓名吗?”

    陶文茵整个人都愣住了,她没有想到,她的女儿是如此不幸,又是如此幸运,有人愿意豁出性命去救她。

    “我当时为了找你,去找过他们。那对夫妻,男的姓李,叫李大柱,女的姓葛,叫葛红枫。他们俩在那个地方生活了好几年了,口碑不错,大家都说他们勤劳肯干。

    李大柱当时在城里拉黄包车,那时候还有黄包车呢,后来才没有的。葛红枫给别人浆洗衣服,做点缝缝补补的活,两口子日子不富裕,但是能过得下去。她给了他们不少钱,让他们好好照顾孩子。后来我找过去的时候,他们搬走了。没想到,他们竟然遭遇了不测。”

    “她”指的当然是陶老太太,陶文茵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她,叫她妈就太对不起自己的女儿了。只能用“她”来指代一下。

    陶文茵十分内疚,如果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