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的声音在整个林场场区回荡。
正在盘点原木数量的余斌抬头向着大喇叭看了一眼,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怪异感。
这种感觉里有期待,有担心,还有一丝兴奋。
随着音乐声结束,新闻和报纸摘要的声音响起。
余斌继续盘点,他知道这个时间段不可能听到余靖的声音。
轻手轻脚回到广播站内的余靖,此时正在轻轻翻动常虹以前播发过的稿件。
不得不说,常虹的字很清秀,有着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书卷气。
不过却不是余靖见过最好的字。
不管是从书法的角度,还是从字体的工整度上来说,都不是。
因为整个林场,公认字写得最好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余靖的父亲余文。
这点就是场部的几个老文书都承认。
余文的字是很独特的行楷,既有书法的美感,又非常工整。
让人看着赏心悦目的同时,又能辨认出每一个字。
这点是几个老文书都很难做到的。
他们的字要么是行中带草,极具书法的美感,却难以辨认。
要么是极为工整的正楷或者仿宋,认倒是好认,却过于呆板。
不过这些老文书不知道的是,余靖曾经看过一张余文写的仿宋字帖。
那张字帖虽然同样呆板,却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让她一眼就认出是出自父亲之手。
她今天忽然关心字的好坏,就是因为常虹昨天写的稿件标题是《林场书法绘画展览开幕》。
这个展览参展的囊括了目前在林场的所有人,既有林场职工,也有知青和五七干部。
昨天余靖还去看过展览,有几个人的字给他的印象非常深。
其中就包括她哥余斌。
平时在家,她很少看余斌写字,就算写,也都是铅笔和钢笔。
可昨天她看到的却是余斌用一张旧报纸写的毛笔字帖。
那张字帖字体苍劲有力,又不失工整。
如果不是下面落款写的余斌的名字,余靖差点以为是父亲余文写的了。
她昨天就想问余斌,什么时候练的毛笔字,却因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