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长白山虽然有桑树,数量却极为稀少,平时上山都很难遇到。
反倒是牛角很多,镇里肉联厂就有。
余斌伸手在弓身上摸了一把。
弓身还有些潮,应该是鱼漂胶还没完全干。
他没敢拿下来。
从钳工桌里拿出卷尺量了一下,这把弓的弓长有一米八。
至于需要多长的弓弦,余斌就不知道了。
出去问了老何叔他才知道,弓弦需要一米左右,最好是牛筋。
不过就算现在能找到牛筋,也没法直接用。
因为只有用复杂工艺处理过的牛筋才能用。
牛筋现在不太好找,余斌就问老何叔,狼筋能用吗?
何坤点头,不过还是需要处理过才能用。
明天上山就只能用麻绳和布条临时弄一个,先应付着了。
在库房里找了点擦布和麻绳,余斌就开始编弓弦。
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勉强编完。
何坤让他回家睡觉,明天早上再过来取弓。
余斌怀着忐忑的心情回了家,第二天天不亮就背着他爸的大刀又去了站房。
他到的时候,何坤还没起床。
看到抱着弓坯躺在炕上的老何叔,余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明白,老何叔这是为了让弓坯能尽快干燥,才用被窝的温度给弓坯加温。
方法虽然好,但老何叔这一宿肯定是没法翻身,甚至连动都不敢动。
听到他进门的声音,何坤睁开眼,看着余斌苦笑一声。
“你来得太早了,我感觉还了差点,你再等会。”
“老何叔,你睡你的,我去做几根箭。”
说完余斌找了把斧子又出了站房。
小火车站的柴火垛在站房后面。
这里的柴火都是贮木场遗留下的废料,所以什么木头都有。
只简单翻动了几下,余斌就找到了一大段杨木。
这种质地轻且坚韧的木头最适合制作箭杆。
用斧子将杨木劈成两三指宽的木条,选了几根合适的,他才回了站房。
余斌进屋的时候,何坤也起来了,正在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