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了它的魂。\"
卓西度注意到桌上摊开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的温度、湿度与米浆状态。这分明是另一种形式的标准化,只是标准藏在老师傅六十年的经验里。
冲突在周五爆发。中央厨房新安装的自动和面机出现故障,黄炳坤坚持要按传统方法手工和面,却被值班经理以\"违反操作流程\"制止。
\"老子不干了!\"老人摔碎工牌的声音惊动整个厂房。卓西度赶到时,只看到黄炳坤背着蓝布包袱远去的背影,以及地上几滴未干的水渍——倔强的老师傅竟然落了泪。
更糟的是,第二天三家分店同时出现客诉。\"这不是黄师傅做的粉\"、\"酸笋味道不对\",类似的评价雪片般飞来。卓西度尝了新批次的样品,突然明白问题所在——工业化的标准虽然稳定,却丢失了那种微妙的、随季节变化的\"活味\"。
\"要不要把黄叔请回来?\"林小梅提议。韦国强却指着财务报表:\"人力成本已经超标,手工制作无法满足扩张需求。\"
深夜的办公室里,卓西度反复对比着两份质检报告。奇怪的是,机器分析的各项指标都显示标准化产品更优,但顾客就是偏爱老师傅的\"不标准\"产品。他想起大学时读过的《模糊数学》,突然意识到——味觉的幸福函数,或许本就是非线性的。
卓西度在宝安县的一个圩场找到黄炳坤。老人摆了个米粉摊,用的是全套传统器具,排队的人绕了市场半圈。
\"黄叔,\"卓西度帮着收拾碗筷,\"我想开个传统工艺研究室。\"
老人削米粉的手停住了。卓西度继续道:\"您当技术总监,带徒弟,工资翻倍。研究怎么把您的手艺转化成机器语言。\"
\"放屁!\"黄炳坤的菜刀剁在案板上,\"祖传的手艺能"转化"?\"
卓西度不慌不忙地从公文包取出个玻璃瓶:\"这是您藏在更衣室的酸水老汤,我做了菌群分析。\"他展开一份图谱,\"里面有七种独特乳酸菌,是您家陶瓮特有的。\"
黄炳坤瞪大眼睛,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会用科学手段\"破解\"祖传秘方。卓西度趁机递上聘书:\"深桂香要上市两种产品线——标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