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当务之急!”
棍子嘴角一勾,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开口道:“我可没在瞎玩,刚在网上畅游文学历史的海洋呢。瞧见一位网友写的文学诗句,那文采,绝了,一下就把我给勾住了。”
我挑眉,好奇心顿起:“什么诗句?说来听听,别卖关子。”
棍子见我来了兴致,顿时眉飞色舞,像个即将登台表演的戏子,清了清嗓子说道:
“这诗啊,以穿越时空为轴,搭建起和咱当年的乾隆爷弘历对话的桥梁,写的正是咱济南灵岩寺。都竖起耳朵,好好听着。”
说罢,他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弘历,
世人皆知你在大明湖畔邂逅夏雨荷,
却不知你七下江南,八来灵岩。
这灵岩,究竟藏着何种魔力,
令你魂牵梦绕。
是那高耸辟支塔下,无尽吹拂的晚风,
还是卓锡泉边,那一口清甜甘冽的香茗?
1757 年,你初临灵岩,
心怀苍生,祈求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你重新勾勒灵岩八景的轮廓:
铁袈裟,巢鹤岩,滴水崖,摩顶松,
卓锡泉,白云洞,爱山楼。
你将自己的印记深深烙在灵岩,
灵岩也因你,有了一段段传奇故事。
……
它们或镌刻在方山之上,
或铭刻于石碑之间,
或许你期望,借此能与灵岩永远隔空相望。”
念完,棍子大拇指一竖,满脸得意:
“嘿,咋样?这文笔,这意境,真是太绝了!咱这种学渣拍马也赶不上啊!”
那时的我,不禁沉浸其中,被这诗句的精妙所震撼,更为诗中描绘的灵岩寺那神秘而迷人的意境所吸引。
自中学起,我们便知晓那拥有“海内第一名塑”美誉的灵岩寺。而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济南人,都二十多岁了,竟从未体验过灵岩寺的圣景,心中满是遗憾。
“灵岩寺,你们谁去过?”
我目光扫过宿舍众人,开口问道。
回应我的是齐刷刷的摇头,竟无一人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