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的想法差不多。按理说,这个地方不该是路的尽头。要是以前这里有桥连接对面崖体,倒还说得通。”
我摇摇头,反驳道:
“那就更解释不通了。虽说有雾,从我们这个角度看不太清楚,但大致推测,如果对面有崖体,距离我们少说也得七八十米以上。就凭古人技术,想要悬空建造这么长的桥,基本不可能,除非是自然形成的石桥。”
“两个断崖之间绝不可能有那么长的自然石体石桥。”
白芳说着,继续用手电朝着我们这一侧的崖体下侧照去,
“大有,你仔细看看斜下方那个地方,好像崖壁上有东西。”
崖壁上有东西?
我刚才一心看远处,竟没留意正下方,那里恰好是我的视觉死角。
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在距离我们七八米远的地方,确实有一些突出的物体,只是看不太清究竟是什么。
我转头问白芳:“你觉得那可能是什么?”
白芳极力朝着那个方向观察,推测道:“像是几根突出的木棍。这么粗壮的木棍横插在悬崖上,说不定是古代的空中栈道。”
空中栈道?
经她这么一说,我顿时恍然大悟。
如果真有空中栈道存在,那一切就都能解释得通了。
这里根本不是道路的终点,古人必定是通过崖体上的栈道往下走,进入到了峡谷底部。
只是历经上千年岁月侵蚀,这些木质栈道在时光的摧残下,已经半解体了。
我将手电的光投向更远的地方,果然如我所料。
每隔两三米的距离,就有一两根粗壮的木桩从崖壁上伸出来。
由于这个地方终年不见阳光,也几乎没有风,在没有风吹日晒的情况下,有些部分的栈道居然还完好无损地保存着。
从栈道遗址的结构来看,我大致明白了,这条栈道总体是斜向下方的,坡度大的地方呈之字形结构。
就像我们平时见到的楼体外部消防楼梯一样,多个之字形反复向下延伸,大体方向应该是通向崖体底部。
我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大家。
张队长一脸无畏,充满信心地说:“有路就好,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