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

    凡倭首必枭于桅杆,仿徐达破张士诚悬首姑苏。

    缴获财货七成归库,三成赏卒,敢私藏者剥皮实草。

    生擒倭酋者,赐"靖海伯"爵,世袭罔替!

    此战若捷,朕当效汉武刻石碣石;若败哼!尔等头颅早该悬于聚宝门矣!”

    在朱元璋说完,所有人都齐声高喊接旨。

    但唯独有一人例外。

    此人正是新上任的户部尚书粟恕。

    听着朱元璋在那里说着,搞的和不要钱的一样。

    他的脸色越听越黑,眼瞅着朱元璋就要拍板连忙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且慢,臣有一言!”

    “倭寇跳梁,非旦夕可灭,三万精兵远征,年费当在二十万石以上,此非小数。

    且倭国隔海,水战凶险,昔年张士诚据姑苏,尚被陛下困守数载。

    臣请效仿汉武帝轮休戍卒之策,分三批出征,以保国库永续。

    此非臣怯战,实为社稷长远计也!”

    粟恕这话说的可谓是小心加谨慎,他反正是不敢说直接说没钱没粮的。

    他可太知道朱元璋的性子了,要是真说了怕自己都走不脱了。

    只能像这样委婉的和朱元璋解释。

    要不然这国库空也不是,不空也不是!

    就在粟恕说完后,朱元璋同朱九对视了一眼后,朱九便站了出来说道。

    “粟尚书多虑了,咱这次粮草方面已经想好了办法。

    其实陛下这次出征首要目的自然是复仇去的,但还有个小目的。

    便是咱在倭寇口中得知在倭岛上有着几座巨大的银矿!

    如果这次可以拿下倭国咱大明便有百年的银矿可以挖了!

    但陛下仁得想与朱伟一起分享,这次出征在场的各位大人都可以资助朝廷。

    朝廷这次只要五成的银子,剩下下的会根据大臣们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诸位大人可要考虑清楚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听到朱九的话朝堂上直接沸腾了。

    这话直接让这场战争的意义都变了。

    开采百年的银矿是什么意义大家伙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