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直奔科大校园。
来接她们的是前些天在酒吧见到的新朋友。
他们正筹备校园音乐节,看到陈月皎眼睛放光。
趁这机会,温凝把法学系的姑娘叫到身边,塞她一沓纸:“喏,就是这个。”
来的路上温凝提前跟她联系过。
姑娘扫了一眼,惊喜:“学姐,这次交流真是免费的?”
“大概有好心人赞助吧。麻烦你帮我在系里发一发啦。”说到这,温凝微顿,做了个你懂的表情,“记得那个谁,啊。”
姑娘一脸认真:“温同学嘛,那肯定的!”
他们科大法学院研修国际法,将来大多数人是要去欧洲深造的,但也有一部分想去大陆发展。这部分人吃不到学校红利,也没人替他们安排同大陆高等院校交换学习的机会。
因此温凝这次带过来的申请表弥足珍贵——京城双一流大学,费用全免。
姑娘将表格捋一捋,塞进书包:“学姐,资格审核结果什么时候能下来?”
“表格先填,填完了你发我一份电子的。”温凝想了想,“具体通知学院应该很快就会下来。”
今天一上午,温凝忙的就是这件事。
她从小在京城,人脉自然不差。找到高校政务处,再转接外事办公室压根花不了什么工夫。更何况她手头还算余裕,出个赞助费,再指定要和科大合作,剩下的就靠学校那些部门自己对接了。
这些全是因为昨晚她确定,留存在谢之屿手机的6638指向科大法学院,温存知。
想调查这位温同学的全部履历有很多种办法。但正如谢之屿所说,在澳岛调查一个人,特别是调查一个受他保护的人,想直接绕开他的难度非常大。
说不定她这边一有风吹草动,谢之屿就知晓了。
于是温凝宁愿花多点钱制造一个甜蜜陷阱。
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要等对方心甘情愿往里一蹦。
果然到了第二天傍晚,法学院的姑娘联系她发来申请表的电子版。
这张表她特别设计过,所有想要的信息一目了然。身份、履历、才能、偏好……甚至一个人缺陷,都能在行文中看出来。
温凝直奔目的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