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梨园新韵,传统戏曲与科技跨界的璀璨交响(2/7)
晴接着补充,眼神中满是期待,“从演员精致的妆容、华丽的服饰,到一招一式的细腻韵味、唱念做打的独特节奏,还有不同剧种的特色唱腔和表演风格,都要通过镜头精准捕捉。同时,全息投影、动作捕捉和智能编曲技术的运用要恰到好处,与戏曲艺术完美融合,绝不能让科技掩盖了戏曲本身的光芒。音乐和画面的搭配也极为关键,要营造出一种既充满古典韵味又富有现代时尚感的独特氛围,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领略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独特魅力。” 团队里研究传统文化多年的老周这时推了推眼镜,补充道:“传统戏曲的历史可是源远流长,从先秦的乐舞、俳优开始萌芽,历经汉魏百戏、唐代参军戏,到宋元时期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像杂剧和南戏,再到明清时期京剧、昆曲等众多剧种百花齐放,这一路承载了无数先辈的智慧与心血。” 阿瑶也点头附和:“我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戏曲的表演形式特别讲究综合性,唱、念、做、打相互配合,手、眼、身、法、步各有规范,一招一式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一个简单的云手动作,就能展现出角色的身份、性格和情绪。” 经过热烈讨论,电影的初步框架逐渐清晰:林羽为拯救剧团,与李博士团队合作。他们运用全息投影技术,让戏曲史上的经典角色和已故大师的形象在舞台上重现,利用动作捕捉技术精准捕捉林羽的表演细节,再通过智能编曲为戏曲配上新颖又不失韵味的音乐。然而,林羽的师父,剧团里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却担心科技会破坏戏曲的传统韵味和艺术精髓。林羽在创新的道路上困难重重,技术故障频发,新编排的戏曲也受到部分观众的质疑。但林羽没有放弃,他用对戏曲的热爱和坚持,不断改进创新,最终成功举办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戏曲演出,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科技的助力下重放光彩。 确定故事框架后,苏然和夏晴立刻着手筹备拍摄。他们首先拜访了全息投影领域的权威专家李博士,以及在动作捕捉与智能编曲方面颇有建树的王教授和张博士,向他们寻求专业支持。 “李博士,王教授,张博士,我们这部电影想展现传统戏曲与全息投影、动作捕捉、智能编曲技术的融合,希望能得到你们的专业建议。”苏然诚恳地说道,眼神中充满期待。 李博士推了推眼镜,思考片刻后说:“全息投影在电影中的应用,重点是要保证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