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怎样辨识草药。”
“没问题!”
牛子整日来往村子和县城之间,谁家有赶集需要,就会乘他的车。这人又是个憋不住话的,妥妥的一个活广告。
第二天一大早,牛子家大大小小六个孩子挤进花家的院子。这几个孩子大的和花百娆同年,小的也已经八岁。
花百娆看着那个站在最前面的八岁小男孩,眼里竟不由一酸,她想儿子了。进山的路上,她把牛老六牵在身边,格外照顾着他。一行人浩浩荡荡,沿着崎岖山路而行。
许是她的辛勤努力感动了上天,今日竟然走了大运,挖到了好大一根人参。下山时,她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准备今日辰食后,找许晏鉴一鉴,看看这人参的年限,顺便估一估价格。
但在此之前,她已经藏不住话的把这根参拿给了家人看。
花家人一脸惊奇,他们一个平头百姓,只知道人参好,人参值钱,却没见过。只有花老爹捋着胡子吹嘘:“我当年为官时,去郡守家里贺寿,就见过一根人参。那人参看起来也没有这根粗壮,却值一百两金。”
潘氏在一旁两眼放光,发财了发财了,盖新房有指望了。
花百娆中午到许家时,许晏不在家里。她把人参拿出来,让许母瞧了瞧。许家真正的医术高人是许母,连许晏都是她教的。
早年许父还活着时,她跟着在太医院见过不少好东西,眼光绝对的毒辣。
“是颗百年老参,按当下的行情,至少在六千铢以上。”
六千铢?虽然不像花老爹吹嘘的那样多,也是农村的一栋大瓦房了,不少,不少。
“好东西需要好的器物来装它,”许母一脸的慈眉善目,她从里间拿出了一个条形的彩绘漆匣子,递给花百娆,“你将人参放在里面,说不定抬一抬价。”
花百娆郑重道谢后接过,这匣子古朴精美,一看就是珍藏的。张百娆感激涕零,有点儿难以置信。自己的竟命会这样好,能遇上这样一个好婆婆。
自许家离去,她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县城。花百娆在悬济堂和济生堂各转了一遍,由于她一开口就要七千铢,两家掌柜都嫌贵,摇着头恋恋不舍的放她走。
花百娆头也不回的离了集市大街,来到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