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三人曾官至宰相,后世子孙中,在朝为官者累计百十余人。花家,乃是真正的世代簪缨。
如今嘛,当然是不如以前了。府里当家做主的花老爷,官职不高,正五品,却也是众多花氏子弟中官位最高者。
好歹花家在宫里有个娘娘,封了良妃,这么一说,花府也算得上是朝中勋贵。
这个月花老太君做寿,她需同母亲前往。
其实花老爹这一支与京城里面的,已经十几年不往来了。只不过五年前,花老四去族学里上学,他们家才在年节时,走动起来。
本来花百娆打算提前一天走,运着药材同去,奈何临近日子了,又下雨。第二天无法出车,买药材的事只得作罢。
去花府贺寿,她们家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只是些土特产而已。好在,府里的人山珍海味的吃惯了,倒是乡野粗食颇能得贵人的喜爱。
出发时,驴车上大包小包的装了满满一车,娘俩坐在车头,甩起了鞭子赶着驴。
花老太君今年六十有三了,虽然不是整岁,又赶上国丧,不能大摆宴席,却也得小小的热闹三天。
第一天,宴请朝中大臣及亲眷;第二天,宴请本族亲眷;第三天,宴请家中仆役。
花百娆母女是寿宴第一天傍晚到达的,她们没有直接进府,而是同往年一样,去了花老太君的陪嫁,周四大娘的家里。
周四大娘的年纪比花老太君还要大一岁,虽然早就不在身边服侍了,却也常常在府里走动。府里面的大事小情,她悉数都能知道。
花王氏与周四大娘见了面,牵着手热切寒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失散了多年的姐妹。花百娆也得跟着,规规矩矩的行个礼,叫一声大娘好。
接着,二人开启互夸模式。
“你家五姑娘出落的真是越发标致了,看那小脸蛋,哪儿像乡下来的?说是府里的小姐也不为过。”
“大娘太抬举她了,我是知道你家那姑娘,女工针黹样样都好。不像我家这个,手脚笨拙,长得好看又有什么用?”
“我说长文娘,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长文是花老四的字。
周四大娘请花百娆母女坐下,让服侍的丫头端了茶来,她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