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风险巨大,可一想到大唐的社稷和太子的未来,他咬咬牙,下定决心参与这场危险的谋划。他们开始秘密集结力量,四处寻觅合适的时机,准备发动行动,一举扭转朝堂局势。
此时,身在东宫的太子李忠,也听闻了一些风声。他的亲信匆匆赶来,神色慌张,气喘吁吁地汇报:“太子殿下,听闻上官仪大人正在联络朝中大臣,似乎在谋划着什么大事,此事与殿下您密切相关。”
李忠心中猛地一惊,他深知上官仪对自己的忠心,可这种秘密谋划之事,往往伴随着灭顶之灾。他眉头紧蹙,在殿内来回踱步,内心忐忑不安。一方面,他渴望摆脱如今的困境,稳固自己的太子之位,为日后登基治国开辟道路;另一方面,他又清楚一旦计划失败,必将万劫不复。
李忠思索良久,最终决定召见上官仪。在东宫的密室里,李忠神情凝重地看着上官仪,缓缓说道:“上官大人,本太子听闻你在联络大臣,所为何事?此事关系重大,还望大人如实相告。”
上官仪见无法隐瞒,便将他们的谋划原原本本告诉了李忠。李忠听完,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沉默许久后说道:“上官大人,您对本太子的忠心,本太子感激不尽。但此事太过冒险,稍有差池,我们都将粉身碎骨。”
上官仪却一脸坚定,说道:“太子殿下,如今局势危急,若不采取行动,您的太子之位恐怕难以保全。我们这是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殿下您能够顺利登基,造福天下百姓。”
李忠心中十分纠结,既不想辜负上官仪等人的忠心,又害怕事情败露。他长叹一口气,说道:“上官大人,容本太子再考虑考虑。此事事关重大,切不可轻举妄动。”
然而,还没等李忠做出最终决定,武媚便通过眼线,迅速得知了上官仪等人的动向。她不动声色,暗中精心布局,准备给这些妄图挑战她权威的人致命一击。
一日早朝,朝堂之上气氛异常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大臣们行礼完毕后,武媚突然发难:“陛下,近日朝堂似有不轨之举,有人妄图颠覆朝纲,扰乱大唐社稷,陛下可曾知晓?” 李治闻言,神色骤变,朝堂之上竟有人如此大胆,而他却毫无察觉。
武媚见李治一脸疑惑,冷笑一声,道:“陛下,上官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