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领,数次大败插汉部、泰宁部,杀海西叶赫部首领,镇守辽东三十年,率领辽东铁骑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两百年来前所未有。
李成梁有七子,长子李如松自小骁勇善战,三十五岁时便胜任山西总兵,万历二十一年,在平壤大战大破倭军小西行长等部,督中朝联军收复平壤、开城。
万历二十五年,任辽东总兵,可在翌年,在同蒙古部落的战役中阵亡,明神宗追赠他为少保、宁远伯,赠谥号“忠烈”。
二子李如柏,凭借父荫,起家锦衣卫千户,可因为喝酒误事被免职,之后参加萨尔浒战役,兵败逃回京师。
天启元年时,无法承受世人非议在府邸中自尽。
三子李如桢,因父荫为指挥使,万历四十七年,辽东危在旦夕,朝廷当时已无镇辽将军可派,有大臣建议李氏旧威,派李如桢为辽东总兵,同年,建奴攻铁岭,其佣兵不援,致铁岭失陷,被罢官。
天启初年,李如桢下狱论死,崇祯四年,崇祯皇帝念李成梁功绩,特免死从军。
四子李如樟,骁勇善战,万历二十年随李如松征宁夏,部卒于大火中取哱拜首级,擒哱拜次子,如今正是延绥总兵。
五子李如梅,娴于弓马,随兄长李如松征战,屡立战功,可在万历二十六年,因为风头太盛,被朝中官员弹劾畏敌不前,遂被罢官,万历四十年郁郁而终。
六子李如梓,七子李如桂,如今并无官身,或许是怕步了兄长后尘。
朝中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做派让他们不想再有什么纠葛,也怕李家兵权太盛,被皇帝忌惮。
眼下,李家已经有一个为总兵,若是再多几个…
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历史一次次证明这句话的真实。
“卑职同李家兄弟学了朝鲜话,可是如今,已是多年未曾见过,不知三哥四哥,还有六哥七哥,他们怎么样了!”
“除了李如樟在延绥,李如桢、李如梓和李如桂都在辽东,说不定这次,你能见上一见。”卢象升说道。
“那便最好了!”李信脸上带了些期盼,相信他们若是见到自己,也会不敢置信吧!
卢象升偏头扫了一眼李信,斟酌了片刻问道:“其实,本官有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