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此去直上青云路 > 第7章 太熟了,不好下手(2/4)
的时候才会做,所以小老三才会这么高兴。

    李瑜摇摇头:“……小馋鬼。”

    到家的时候李纲已经从县衙里面,把“考牒”给他拿回来了。

    考牒就是古代的准考证,是统一用木头制成的。

    上面刻着考生姓名、出生年月日、父母姓名、户籍分类还有户籍地址,最后是县衙加盖的印章。

    比如李瑜的考牒上就写着:李瑜,乾元十年三月十六生人,生父沈二勇、继父李纲、母张氏、农民户、顺庆府营山县沈家村人。

    如果他能考到进士的话,这考牒将会陪伴他参加殿试面见天子。

    并且放榜的榜单上,这行字也会被写上去并让天下人知道,新科进士是什么来历与家世。

    如果已经娶妻的话也会重新刻上去,并且写上放榜的榜单之上。

    所以榜下捉婿不是随意捉的,捉你的时候你家啥情况人家就都知道了。

    李纲是十八岁才过的院试,所以他虽然希望继子能一次便过,但是对此的希望也并不大。

    “尽力就好,就当是去见见世面,你们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

    他就觉得老谢太急功近利,以为像他那样的神童遍地都是吗?

    在大雍要成为秀才公要过三试,第一试就是二月份由知县大人组织的县试,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历史、伦理道德等。

    第二关就是四月由知府大人组织的府试,考试内容与县试相似,这两试通过以后就可以称为童生。

    然后就可以参加由各省学政们八月份组织的院试,过了院试就可称作秀才,有了免徭役和进入乡试的入门卷。

    这一晚吴景诚呆到快戌时三刻才告辞,两人互相监督把该背的书都复习了遍。

    在这期间李瑛进来了八次,要么是送果子,要么是送点心,要么就是进来帮忙添碳加火。

    待李瑜送客的时候,她也在后面跟着送。

    李瑜很是奇怪地看着她:“……”

    等到吴景诚走远了以后,他忍无可忍地一把就抓住了李瑛的小辫子。

    “这么殷勤,你是不是看上人家了?”

    李瑛今年已经十六岁了,早就长成了水灵灵的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