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光考试费就交了两贯钱。
他也不知道交了那么多钱,发饭菜的时候能不能吃上肉。
在考场上用第一顿午饭的时候,李瑜悬着的心终于是死了。
什么肉啊!
就一个白面馒头,还有一碗温水,绿叶子菜也没有一片。
李瑜深吸一口气:“……”
交了那么多钱,就给他吃这?
那么多考生的考费,都进了谁的兜里了?
这么搞确实作弊机会大大减少,可是官员可以的贪的机会,那不就大大大大地增加了吗?
李瑜狠狠咬了口白面馒头,暗暗发誓等他以后当了大官儿,第一个就查这些‘清贵’考官们有没有中饱私囊。
前面说过从科举出的试题,就能够看出一个国家当前的状态,前世读书的时候他也有研究过历史。
比如崇祯皇帝时期,殿试时皇帝出的题有一道是:
东虏本我属夷,地窄人寡,一旦称兵犯顺丙三韩不守,其故何欤?
且流寇久蔓,钱粮阙额,言者不体国计,每欲蠲减,民为邦本,朝廷岂不知之,岂不恤之?
但欲恤民,又欲赡军,何道可能两济?
试题都是朝廷面临的内外困境,想为国求才求治病良方。
虽然乡试不是皇帝出题,但大多是出题人或者是权力中枢的人,根据国家面临的问题和朝廷心思出的。
而李瑜手中的这份乡试试卷,主要都是对考生道德要求,还有对忠君体国的考核罢了。
治国方面,只有试策论救荒之策还算是挑选实干人才。
他明白了!
老皇帝现在肯定是时日无多,因为定了那么小的皇孙为储君心里又很惶恐,所以便想着给自己的好孙孙扒拉几个忠臣护着。
这般猜想皇帝的想法,李瑜才着手下笔去写。
他觉得这次比王知秋出题的那次简单,那次是真的在考验考生们的才干。
而这次……
拍马屁谁都不会拍,无非就是比谁的马屁拍的更好、刚好,谁的文章技巧更好一些罢了。
可是怎么出彩呢?怎么在这一千六百多名考生之中,成为最后榜上有名的五十人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