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此去直上青云路 > 第45章 我想的比你开些(1/4)
    李瑜袖子空空地去到王相家,再出来的时候宽大的袖袍里已经有了一样东西,只不过因为袖子过于宽大的原因,就连小鹿都没看出来异样。

    自那次去王相府中后,再到榜上有名李瑜都没有再去过相府,王知秋也没有再唤他过去过。

    两人就像从来没有交集,以后也不会有交集的模样。

    此次会试共录三百五十名,这三百五十名都能进入复试、殿试,而李瑜在这三百五十名里排第十一名。

    当然,这时候还不能直接参加殿试。

    而是要在礼部的主持下,再进行一场复试确认。

    地点设在皇宫大内的奉天殿,等复试没问题才能进行正式的殿试。

    李瑜的复试自然是没有问题,顺利地进入了殿试。

    殿试也是在奉天殿举行,只不过殿试是由皇帝监考。

    兴安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天还未大亮考生便身着统一的举子服,排着队进入大雍的皇宫大内。

    李瑜与众位考生一样,头戴着乌绫方巾四角平正如矩,额前缀着一枚青玉小冠,这是“青衿致志”的意思。

    巾后垂着二尺玄色绦带,随着晨风轻轻地摇曳,似蘸墨的笔锋般,身着宝蓝色纻丝直裰圆领宽袖。

    衣襟暗绣银线祥云纹,腰间束着素白色的绦带,带子上悬着一枚鎏金纹牌,纹牌上面还刻着“乡贡”两个字。

    牌子上下缀着三寸杏黄流苏,袍子底下云头履露出点头来。

    青色的鞋缎面,檀木的鞋底,踏在地上一点儿声也没有。

    进入奉天殿之后,准进士们参拜过皇帝与在场的诸位各位官员后,便按照礼官的指示找到自己的位置。

    因为不能坐着答题,所以众人都是站着答题的。

    十二岁的小皇帝赵柏坐的端正,举手投足间倒也算是有模有样。

    李瑜虽然没敢仔细看,只小皇帝刚进来的时候飞速瞄了一眼,但是他还是感觉到了小皇帝眼底的不耐。

    也是。

    这个年纪娃娃就连狗子都会嫌弃,你让他这么大早上的。

    就在大殿坐上一天,看人家考试也太为难人家了。

    殿试只考一道策论题,今日的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