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王熙凤心里就更坚定了阻止黛玉和苏旭婚事的念头,只见她说道:
“老太太,这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林姑父还在,咱们也不好过多干涉。只是……”
“只是什么?你快说!”贾母急不可耐地催促道。
王熙凤解释道:
“林姑父远在扬州,对那苏旭的品性,咱们也不甚了解。
不如先拖延这婚事一阵子,待咱们仔细考察一番,再做定夺。”
贾母沉吟片刻,觉得王熙凤说得有理,便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拖延?”
王熙凤凑到贾母耳边,低声道:
“老太太,依媳妇儿看,林姑父如今病重,正是需要静养的时候。
这婚事操办起来,劳心劳力,岂不是要加重他的病情?
不如,咱们先让他缓缓,别把婚事办那么急,待姑父身子好些了再说。”
贾母一听,觉得有理:“凤丫头,还是你想得周到!”
王熙凤又道:“老太太,咱们不如修书一封给林姑父,就说这苏旭,咱们都没见过,不知根底。
不如让他先来京城一趟,给您和两位老爷瞧瞧,也好安心。
这来来回回,少说也得几个月,到时候,说不定林姑父身子也大好了,再办喜事也不迟。
况且,俗话说‘娘亲舅大’,让苏旭来给您和两位舅老爷相看,也是合情合理的。”
贾母一听,觉得此计甚妙,既不失体面,又能拖延时间,便点头赞同道:“凤丫头,你果然心思缜密,就按你说的办!”
贾母对王熙凤的安排十分满意,立刻吩咐鸳鸯备笔墨,亲自写了一封信给林如海。
信中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黛玉的关切之情,并提出要苏旭先来京城,给贾府的长辈过目,再商议婚期。
信写好后,贾母又对王熙凤说道:“凤丫头,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了,务必将这封信尽快送到林姑父手中。”
王熙凤接过信,恭敬地答道:“老太太放心,媳妇儿这就去办。”
她心中暗自得意,这一招“拖字诀”,这一来一回,至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
而林如海的身体,恐怕也等不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