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新野兵马大捷而回,撤入城中的时候。
从襄阳通往新野的官道上,伊籍押运着一批巨额的粮草,也来到城下。
“主公!”
伊籍见刘备和诸葛亮站在城外,策马扬鞭,来到近前下马。
“蔡瑁张允为表诚意,又送来粮草。”
伊籍挥手指了指源源不断的运粮队伍,兴高采烈:
“而且张允和蔡瑁已经答应了,只要咱们这里有需要,他们可以随时派兵前来支援!”
刘备自从被刘表分配到新野,饥饿了八年,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对粮草有着特殊的亲切感。
“如此最好!”
刘备不住的点头:
“我倒也不指望襄阳那边能给我多大的兵马支援。”
“只要我们和曹操开战的时候,他们能在后方主持大局,莫要让荆州生乱。”
虽然新野的粮草已经够多。
但苦日子过的太久了,刘备总觉的粮草再多也不怕,越多越有安全感。
“可是新野的粮草,早就溢出了。如今再送来粮草,除了增加负担之外,毫无用处……”
诸葛亮看着运粮大队,微微皱了皱眉。
“机伯,你来的时候,襄阳可有什么异常么?”
“最近蔡瑁张允的身边,有没有过从甚密的其他人出现?”
诸葛亮心细如发,狐疑重重。
难道蔡瑁张允身边另有高人了?
还是荆州士族确实畏惧曹操,想要让我主玄德公在新野替他们阻挡曹军?
“我押粮启程的时候,蔡瑁张允曾说准备派人到南方各郡整顿兵马,准备北上前来支援主公。”
伊籍仔细回忆着在襄阳的情景。
他虽然只是个别驾,但在襄阳多年,又是刘表的老乡,也有自己的心腹和眼线。
“至于蔡瑁张允身边嘛……”
伊籍摇了摇头:
“他们两个人,一直深居简出,待在刺史府里很少外出。”
“并不曾见他们和别的什么可疑之人过从甚密。”
伊籍固然不知道,老谋深算的张允,连拜见水镜先生,都要趁着朦胧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