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又有一人骑着白龙马如流星赶月般疾驰而来。此人头戴扇云盔,盔上装饰精美,在阳光下闪烁微光,身着淡黄袍,袍角随风翻飞,手持一杆点钢枪,枪尖寒光凛冽。面如傅粉,肌肤白皙如玉,三绺长髯随风飘动,更添几分潇洒飘逸,画中仙人。
那人奔上山来,见到殷郊和温良,亦是吃了一惊,手中缰绳下意识一紧,白龙马长嘶一声,停住脚步。他瞪大双眼,高声呼道:“此是何人?”
温良连忙上前一步,笑着介绍道:“快来见过殷千岁!”
那人一听,急忙滚鞍下马,动作利落,随后拜伏在地,口中说道:“千岁在上,末将马善拜见!”语气虔诚庄重。
殷郊见此二人,皆是一表人才,心中暗赞,目光在他们身上流转,遂道:“吾观二位仪表堂堂,身负英雄豪情壮志,当今天下大乱,实乃难得豪杰!这般身手与气魄,怎可埋没山林?何不同我一道,往西岐建功立业,助武王伐纣?”殷郊眼中满是期许。
温良与马善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齐声问道:“千岁为何,反倒助周灭纣?这是何道理?”话语中满是疑惑。
殷郊微微一笑,坦然答道:“商家气数已尽,父王在位多年,倒行逆施,穷奢极欲,以致民不聊生,天下苍生苦不堪言。如今诸侯纷纷揭竿而起,顺应天命,以有道伐无道,以仁德代暴戾,此乃大势所趋,哪是什么家族私产之争?若逆天而行,只会让百姓深陷水火,永无宁日。”殷郊言辞恳切,眼中透着对局势的洞察。
温良和马善听后,细细思索,片刻后齐声赞道:“千岁高见!能有如此觉悟,心怀天下苍生,真乃大丈夫所为!这般明大义、知进退之人,世间少有!”他们脸上满是钦佩。
言罢,温良和马善即刻吩咐手下喽啰摆上美酒佳肴,亲自斟酒,与殷郊举杯共饮,庆祝这难得相逢与重大抉择。殷郊起身,大手一挥,命喽啰们将旗帜改换为周兵样式,又令人放火烧了山寨栅栏,一时间,火光冲天,象征着与过去彻底决裂。诸事妥当,殷郊三人翻身上马,马蹄声声,扬尘而去,离开白龙山,沿着大路浩浩荡荡直奔西岐。
行至半途,一小喽啰气喘吁吁跑来,单膝跪地,急报:“启禀千岁,有一道士骑着老虎前来,指名要见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