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8章 我太想进步了!(2/6)
县衙门当了一个多月的书手,在户房的档案室里抄鱼鳞册、土地物产时,他看到凤阳城西南二十里有石英矿的记录。

    大明时期,人们概念中的矿是金银铜铁等金属矿,而不是石英、石灰石、高岭土这些土石矿。大明官府可以为了西南的金矿银矿铜矿大动刀兵杀得血雨腥风,但对于土石矿就无所谓。

    另外,对于凤阳地方官来说,可能也不知道怎么用石英矿,所以只是记录下来就把档案弃之高阁。

    杨植社学之余,时不时来工地看进度,山坡上也在高炉边搭建了工棚,军匠们晚上就住山上。

    十天后,这些军户就在山坡上烧出来一只琉璃老虎,石英琉璃老虎身上黄、黑、白花纹相间,看上去栩栩如生。

    杨植暗叫一声“可惜”,凡穿越者来到大明必做的几件事是烧玻璃、练新军、造燧发枪。自己早把前世高中化学忘得一干二净,烧制光学玻璃是不可能的了,只能用现在的大明技术,真是穿越者之耻。

    华夏早在周朝就开始烧制琉璃,二千年来早有一套成熟的流程。只是华夏点歪了烧玻璃的科技树,没有往光学玻璃方向发展。

    杨植记下军户的姓名,让他们先回便宜外公那里复命,这事不能外传,然后直奔县衙而去。

    县衙三班六房,杨植与六房书吏打交道多。户房书吏姓黄,年龄比袁守诚还大,是一名老童生,县试府试都凭关系过了,只是一直卡在院试这个环节,经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老娘冯氏每当看到杨植在社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感到杨植的人生尽头极有可能是现在的黄书吏。如果不是丈夫袁守诚对杨植有莫名其妙的信心,杨植应该在今年结婚明年当爸爸,然后安心等袁守诚退休,顶替当个试千户。

    黄书吏在县衙资历很老,其他几房的秀才书吏反而要对黄书吏客客气气。因为杨植连县试都没有摸着边,黄书吏在杨植面前摆出前辈师长的架子还是够资格的。

    看着窜进户房的杨植,黄书吏开口喝道:“你飘了!这几天飘了!读书人自当镇静养气,岂能脚步轻浮乎?”

    杨植回应道:“是极,黄先生教训得是!今天可有抄写事务?”

    黄书吏反问说:“有待如何?未有又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