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10章 时代变了!(1/6)
    看到夏师爷几欲暴走的神情,杨植便转移了话题:“夏师爷,此地不是谈话场所,我们不妨借一步说话,晚上去酒楼如何?”

    师爷冷笑一声说:“我纵横师爷界十五年,人称伯温在世,绝非浪得虚名!我之前研究了你的话术,你惯于在被逼到墙角时,用反问、东拉西扯乱人心智,引开主题,我怎么会上你的当!”

    卧槽!杨植大惊,这个夏师爷有点货!自己只想换个环境离开师爷的主场,弱化师爷的道德底线,不料师爷凭直觉猜到了杨植的意图!

    杨植答道:“没有什么问题不是一杯酒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杯!此地不是谈公事的地方,我们去酒楼,边吃边聊如何?”

    夏师爷狐疑地看着杨植:这里就是谈公事的地方!

    但最终师爷还是与杨植坐在凤阳太白酒楼二楼雅座。在私密空间里,师爷转换了会客厅里叶子牌脸,放松身心对杨植说:“李太白一辈子没有考科举,你实在不应该来这里吃饭。”

    杨植心中暗骂:你也只是不过如此,手上给师爷筛了一杯酒,问道:“县尊的意思是?”

    师爷说:“三生做恶,知县附郭;三生不幸,附郭省城!凤阳县眼前有一个知府盯着,上面有一个太监管着;凤阳又都是刁民,动不动就到南北两京找公侯上访。县尊只是一个举人,仕途到头,背景又不硬,才派到这里当知县。

    你换位思考一下,县尊上下受夹板气,两边都得罪不起!”

    杨植点点头说:“我明白了,县尊宁可得罪卫所和丘公公,还可以博一个为民请命,不畏权阉的名声。”

    师爷先赞叹道:“孺子可教!”又说:“知县代天牧民,人称百里侯,如果他真的一纸封条把苗山一封,丘公公也不敢掀桌子的。”

    正德年间太监虽权势熏天,但也不敢公然反体制,而是在体制规则内刁难文官。

    杨植想一下,问:“县尊欲何求?求仕途乎?求财乎?求名乎?”

    虽然杨植的前世人人求名声都为了变现,但是大明还真的是有很多只求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的人,比如说户房的黄书吏。

    师爷惊讶地说:“你很懂行!

    县尊三十岁中举出仕,宦游二十多年,一直在各县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