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眼下两位师爷坐在太白酒楼雅间里,张师爷开门见山:“县尊意欲何为?”
夏师爷反问道:“府尊又意欲何为?”
张师爷苦笑一声说:“府尊想博一个勇斗权阉的名声罢了。”
知府的策略也很常规套路。先从外围入手,搞倒知县,找出知县巴结守备太监,将公地转为军屯、实则为太监敛财的证据,乘着刘瑾被千刀万剐的东风,再斗倒一名权阉,于是知府声誉鹊起,这种资历很容易被人记住,在升迁方面就有很大的优势。
一般来说,四品知府再往上就是布政使、按察使,如评为卓异,甚至可能平调进京,对于地方官来说平调进京就是升一级。
而且有了这个资历,在廷推时,只要知府被提名,想反对他的人就要冒着政治不正确,阿附阉宦的风险。
即使斗争失败,知府大不了致仕,但是风头一过,起复也非常容易。
夏师爷大致明白了知府的用心,说道:“前任知府罗玹与前任守备太监阎宣的事,府尊忘记了吗?”
夏师爷说的是正德七年,凤阳前任知府罗玹刚上任时拜会当时中都守备太监阎宣,两人为见面礼仪之事而争吵,最后南直按察使不得不把罗玹调到其他地方当知府,而阎宣若无其事。
张师爷说:“这不正好吗?凤阳知府谁爱当谁当,换个地方正好。”
夏师爷怒道:“府尊也不能拿我的东家开刀!”
张师爷宽慰说:“知府希望县令反戈一击,府县联手勇斗权阉。”
夏师爷表示这次不能为东家做主,两人不再谈公事,酒足饭饱尽欢而散。
第二天杨植又溜溜达达进了县衙,不出意外地又被叫去书房。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夏师爷把知府的底牌介绍完后,说:“你出的馊主意,定要反击知府,本来也不至于如此。”
杨植回想了一下,大明王朝近三百年,担任过凤阳知府或知县的,就没有在史书中知名的士人。估计凤阳地方官难当,是一个大坑,人人避之不及,所以极有可能来此地上任的官员上面没人,被吏部文选司郎中随意选来的。
想到这里,杨植心中踏实,说道:“老父母,你要这名声又有何用?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