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16章 苏州普信下头男(1/7)
    大明正德、嘉靖年间,苏州科举考场上,有两颗闪耀的仆街双子星,一曰唐伯虎,二曰文徵明。

    唐伯虎今年已经四十八岁了。弘治十一年,他中应天府乡试第一,人称唐解元。但次年入京参加会试时,因牵连徐经科场案下狱,后被罢黜为吏,他深以为耻,不去就职。从此放浪形骸,流连欢场。

    他的好朋友文徵明看不下去了,给唐伯虎写一封信,信中说:我的老爸告诉我,唐伯虎这个人太轻浮,你文徵明千万别学他!

    唐伯虎看信后大怒,文徵明你这个普信下头男,我再怎么说也是少年解元出身,你一辈子都只是一个秀才,凭什么看不起我!

    文徵明与唐伯虎同龄,正德十三年也是四十八岁。自从少年中秀才后,他每次参加乡试就没有考中过。因为他的才华有目共睹,搞到后面整个士大夫圈子都不好意思,在嘉靖二年推荐他以贡生身份直接进了翰林院。

    但是现在还不是嘉靖二年,这两位普信男现在苏州文人圈、风月场以卖字画为生。

    自古以来,文人圈风月场和今天的传媒娱乐圈一样,需要不断吸引眼球维持热度,只要有流量就能变现!

    要在苏州这种地方制造热点,成为苏州市民街谈巷议的话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举办诗会!

    秋天来了,又到了文人发情的季节。

    古人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年一度的虎丘雅集就在当下举办,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进去。

    当杨植来到雅集门口,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雅集倒是很规范,门口两边用临时的绳子拉出一条通道,通道上还铺了红地毯,供与会者进入雅集。

    绳子两边是人山人海。除了普通市民,还有很多穿青衫、襕衫的文人围在门口,等候自己的爱豆。每个明星出现,都会引发众人狂热的尖叫。

    “周舜卿,快看,那是周臣周舜卿!”

    “王宠王履仁风采不减当年,他是我的老师!”

    “天哪,唐伯虎!唐解元对我笑了!他还是那么风姿绰约!”

    “文徵明,想不到他今天会出现,这是今年最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