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63章 似是故人来(1/5)
    南京朝廷通政司门外,一大早就挤满了人,大小官员和一些给朝廷献计献策的老百姓排着长队给朝廷上疏。自从正德来到南京后,南京通政司的业务量从零增加到上百份。

    张岳独在通政司外徘徊,遇见一位科名比他晚的福建籍官员,前来问道:“前辈可曾为圣上写了一点什么没有?”

    张岳说“没有”。那官员就正告他,“前辈还是不要写罢。万一圣上看后不高兴,把你再打一次板子怎么办?”

    张岳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踌躇一会,羞涩回道:“我这奏疏不是劝返圣上的,是骂南京守备太监的。”

    通政司门外众人闻言恍然大悟:又是一个想在太监身上刷声望的!张岳像做贼一样,把奏疏交上去就跑回南京国子监了。

    按流程,通政司收集好所有的奏疏后,分门别类整理好转交给司礼监少监,司礼监少监再分类送给圣上过目。

    内政方面的奏疏正德看都不看,直接打发给梁蒋两位相公处理;再看东南军事方面的奏疏,关于征倭的就直接批给乔宇;然后看劝谏方面的,张岳的奏疏成功地引起了正德的兴趣。

    正德不知道看过多少骂太监的奏疏,百分九十九都骂得有理有据。但骂黄太监修缮南京皇城管理混乱、不合时宜,简直就是无事生非。

    劝谏、批评的奏疏不少,有骂干儿子们的、骂太监的、有老生常谈劝正德回北京的。正德看了一下标题就把那些奏疏扔一边,对张永说:“这些奏疏留中不发。”

    张永应承一声,令司礼监少监拿着剩下的奏疏去两位相公那里。他走出书房在长廊拐角处,与平虏伯江彬碰了个对面。两人淡淡打声招呼,擦身而过。

    张永外形高大孔武有力,在边关吃过沙土,平时以糙汉自居,外人往往认为他以军功立身,豪迈大气所以才得圣宠。其实张永自小入宫,在黑暗丛林中练就察言观色揣摩人心的本事。点头之间,他敏锐地觉察到江彬有非常重要的事要见圣上。

    江彬自被圣上收为义子,就改姓为朱,而且提督东厂锦衣卫。对于张永来说这是不能忍的,东厂一向是司礼监的禁脔,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或秉笔太监担任。

    “圣上越走越远了!”张永忧心忡忡地想。正德自命为大都督、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