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朝堂上风云诡谲,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在暗流中角逐着。
六月底,朝廷收到两封捷报,征南大军大获全胜,不日将凯旋,征南大将军的信中还特地提到了一人,方若,人称“小韩子”。此人崇尚儒学,主张“崇正学,辟异端。”
文帝反复阅读着信函,他神采飞扬,暗自拍着桌子道:“这位方先生乃旷世奇才,儒学大家。”立在一旁的内监大福见机跪到在地,恭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降奇才,陛下定能开创前无古今的太平盛世。”
“嗯。”文帝眼神里闪烁着光芒。这位方若,他早有耳闻,儒派大家,治国理念与他不谋而合。
“陛下,曹国公的捷报说什么?”大福恭敬问道。两份都是捷报。这下该有赏赐了。
大福怯怯望了一眼文帝,文帝哗哗哗翻阅着折子,他眉头紧蹙,一言不发。大福的心咯噔响了一下,暗道:糟糕,曹国公该不会犯了啥事吧?他不敢多想,低着头,让呼吸更平顺一些。
文帝哐当一下站了起来,折子反复敲击着案台,他生气嚷道:“岂有此理,曹国公这是倒反天罡,朕的叔叔,他也敢动刀子。”
与之预想一致,大福连连磕头道:“陛下息怒,龙体要紧。”后背汗涔涔的。
“曹国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下此等错事,朕如何跟天下人交代!”文帝宣泄着愤怒的情绪。大福战战兢兢,不敢言语。
一刻钟后,文帝宣京都卫指挥同知谢灿觐见。大福退了内书房,伴君如伴虎。他抹着汗,放弃了给各宫娘娘打探消息,真可谓知道得越多越危险。
近段时日,姜姚过得浑浑噩噩。那日抓奸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她在不断说服自己忘掉这一切,一场闹剧而已,挨打之人又不是她,有何可惧的。
今日有仆役过来传信,告知了十二娘行踪,十二娘将于中秋节前夕至家。听到此信,姜姚心里全然不是滋味。算算日子,一月有余,十二娘怎不知她度日的艰难?一人一狗守着一个偌大的院子,如何度日。
被褥,冬衣,鞋靴,甚至是狗窝,姜姚全洗了,晒在院子中,她百无聊赖托腮发呆。这样日子过得甚是无趣。
“大仙,剩饭归你,姐姐得去归园改善改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