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矢破空,发出尖锐的呼啸,如同死神的低语,密集地钉在榆林镇厚重的城墙垛口和木制挡板上。
城下,匈奴骑兵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他们纵马疾驰,在距离城墙百步左右的位置纷纷挽弓搭箭,将箭雨泼洒向城头,随即迅速拨转马头退开,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最大限度地发挥着骑射的优势,同时减少自身的伤亡。
这仅仅是开始。在箭雨的掩护下,更多的匈奴步卒扛着简易的云梯,推着粗糙的冲车,呐喊着冲向城墙根。他们并非匈奴主力,很多是裹挟而来的仆从军或是新附部落,但数量庞大,悍不畏死,被后方的匈奴督战队驱赶着,如同消耗品般填充着攻城的战线。
“滚石!擂木!放!”岳飞站在城楼之上,面沉如水,冷静地发布着一道道命令。他的声音并不算洪亮,却清晰地传遍了他负责的这段城墙,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城门处,巨大的冲车在数十名匈奴士兵的合力推动下,一次次狠狠撞击着厚重的包铁城门,发出“咚!咚!咚!”的沉闷巨响,每一次撞击都让城楼微微震颤。城门后的守军用巨大的木桩死死顶住城门,额头上青筋暴起,咬紧牙关,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力。
“弓箭手!压制城下的弓箭手和冲车!”岳飞再次下令。
城头上的榆林镇弓箭手早已憋足了劲,闻令之下,箭如雨下。他们居高临下,射程和准头都优于城下的匈奴射手。不断有匈奴骑兵中箭落马,推着冲车的士兵也纷纷倒地。然而匈奴人仿佛无穷无尽,倒下一批,立刻有新的人补充上来,攻势丝毫不见减弱。
李牧站在岳飞不远处,手按刀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整个战场。他没有直接参与指挥,岳飞的调度沉稳老练,足以应对眼前的局面。
他更关注的是敌军的整体动向和可能的变化。呼延晏的主力骑兵大队,始终按兵不动,只是在远处掠阵,像一群伺机而动的饿狼,等待着最佳的扑食时机。这让李牧心中始终悬着一块石头。
“灵韵!”李牧突然开口。
“在!”一身戎装,脸上沾染了些许硝烟的张灵韵立刻应声。
“带领预备队,去东段城墙!那里的压力似乎在增大!”李牧指着远处一段火光和喊杀声明显密集的城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