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口粮需求。
令胤禔感到遗憾的是,尽管玉米早就已传入国内了。
但或许是由于它并非当时征收赋税所规定的粮食种类,因此仅有为数不多的一部分人选择种植并食用玉米,也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高度重视与广泛推广普及。
胤禔心中已然有了盘算,既然已经找到了高产的粮种,他决定首先在自己的庄子上开展试种工作,并致力于精心培育优良的种子。
至于后续是否需要向康熙帝呈上奏折,详细禀报有关这些良种的种植及推广的情况,还需视具体的试种结果而定。
……
胤禔对粮种的培育可重视了。
他让人精心挑选着每一粒种子,细心地把控着种植的每一个环节。
粮种已经被胤禔种了几轮,有了合适的种植方式,它们的生长状况良好。
他没有丝毫要隐瞒此事的想法,因为想让这高产的粮种惠及天下百姓,他一个亲王是不好出面做这事儿的。
等到粮种初见成效的时候,胤禔便立刻郑重地给康熙上了折子。
在那封折子上,他详细地描述了新粮种的培育过程、生长特点以及目前采收到的产量。
折子呈递上去之后,胤禔便只能耐心等待了。
康熙在御书房中,仔细地看着胤禔的折子。
看到新粮种竟然能比目前的粮种高产许多倍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在他的认知里,粮食产量的提升并非易事,如此巨大的产量差距,实在是让他难以置信。
为了确认真实的粮种产量,康熙特意挑选了一个就近的日子,带着几个平日里他极为信任的大臣,浩浩荡荡地前往了胤禔种植粮种的庄子。
当他们到达庄子的时候,正好赶上了粮食收割的时机。
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丰收景象,玉米杆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康熙和大臣们走进稻田,亲自查看了粮食的生长情况,还与负责收割的农夫们交谈,详细询问了种植过程中的各种细节。
为了确认产量,他跟几个大臣亲自下地挖了一小片。等上称一称,果然和胤禔折子上的差不多。
是目前市面上粮种产量的好几倍,有了这些新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