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渐渐重回平静,茶楼里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自从上次唤男姑娘被抓,每个人似乎都对眼前这份工作多了几分珍惜。唤男不在的那段日子,大家切实体会到了危机感——要是茶楼没了唤男姑娘,自己这份不错的工作或许也就没了着落,所以大家练功愈发刻苦。
张班主也深知,万一唤男姑娘真有个好歹,这茶楼可就麻烦了。所有人都拼尽全力,每个人都盼着自己能独当一面。私底下,胡娘子和张班主也讨论过,唤男姑娘真回不来,非要找人顶替,大概只有何三和胡娘子了。但唤男脑子里那些独特的东西,是别人无法复制的,更别说自己创作了。好在何三还得了他姐姐一些真传。
唤男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经此一事,她时常把张班主和何三叫到一旁,给他们讲解话剧中的经典桥段。其实这些无非是将一些动人的故事编排起来,引发观众共鸣,给观众提供看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生活里遇到的经典故事,都能拿来编排。至于歌曲,要是实在创作不出来也无妨,茶楼里有厚厚的好几本歌书,足够用很长时间。现在茶楼里不少人都是从外地专程过来看戏的,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依旧很新鲜。所以不必太过拘谨,大家也可以尝试自行创作。
如今,不少书生选择自己抄书售卖,可不管他们怎么抄,都不过是二次复制罢了。而自己茶楼里的画本才是一手货源,毕竟这些画本的内容,是赵亚楠从现代带到古代的经典故事,除非再有一个穿越者,否则根本无人能竞争,所以她对书生抄书售卖的事情毫不在意。
她给那三个书生准备的话本桥段,素材丰富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拿一本《西游记》来说,里面的桥段虽然不能全部改编成剧本,但许多情节都能编排成精彩的戏码。还有《聊斋》,同样有很多故事适合改编成剧本。
更重要的是,当观众在茶楼现场观看舞台剧时,会受到现场气氛的感染,这可比自己一个人看画本有趣、生动多了。舞台剧演绎过后,观众对人物的刻画、性格的描写以及服饰等方面,都能有更直观的视觉体验,这种感受远比看画本丰富得多。因此,在他们茶楼购买折子戏的观众还是占多数。
那抄书台不过是茶楼的副业罢了,并非主要营收来源。茶楼的主要营生还是靠戏台表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