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集 归田谣·鬓边霜
岭南的梅雨缠缠绵绵下了半月,崔九郎的旧伤又犯了。他蜷在竹榻上咳嗽,机械关节受潮发出生涩的响动,像台老旧的纺车。我熬了姜汤端进屋,见他正用锈刀刻木偶,碎屑落满打着补丁的棉被。
“给村头阿宝的及笄礼。”他讨好似的举起半成品,木偶裙裾上歪歪扭扭刻着凤纹,“当年你登基那身衣裳”话没说完就咳得涨红了脸,姜汤洒在袖口,烫出个铜钱大的洞。
后山采药时摔了腿,他再不能陪我进山。每日拄着榆木拐守在村口,腰间铜铃随山风叮当。这日我背篓里装着新采的忍冬藤,远远瞧见他与货郎比划争执,玄色旧衣洗得泛白,袖口还沾着晨起煎药的炉灰。
“武娘子快来!”货郎举着支鎏金步摇,“这位郎君非要拿铁器换这劳什子”崔九郎慌得把机械臂藏到身后,铁器上还留着孩子们画的笑脸。我鼻尖一酸,摸出贴身藏了二十年的玉簪:“用这个换。”
当夜他蹲在灶前不说话,药罐咕嘟声里忽然开口:“那是你及笄时”
“早该扔了。”我往他碗里夹一筷子蕨菜,“不如换支步摇,明日插给村西新妇看。”
他眼眶泛红,机械指节捏得竹筷开裂。檐下铜铃忽被夜风撞响,二十三年光阴碎在满地清辉里。
立夏那日,我们在溪边救起个落榜书生。青年烧得糊涂,拽着崔九郎喊“夫子”。他连夜翻出珍藏的《齐民要术》,残页上还有当年我批注的朱砂痕。
“种稻要筑埂三寸”书生念着念着睡去,崔九郎就着油灯补书页。我缝补着破旧的夏衫,看他白发垂落额前,恍惚仍是太极殿上执剑的少年将军。
书生病愈那日,崔九郎将书册塞进他行囊:“带着这个,比四书有用。”转身从鸡窝摸出热乎的鸡蛋:“路上吃。”青年走出三里又折返,隔着篱笆深深作揖:“先生师娘,保重。”
小暑的日头毒,他非要帮王阿婆晒药。午觉醒来不见人影,寻至晒谷场,见他昏倒在药筐旁,掌心还攥着把驱蚊的艾草。背他回家的路上,发觉轻得像捆干柴——当年背我杀出重围的宽厚脊梁,终究被岁月蛀空了。
“不中用了”他醒来摸着发热的机械臂苦笑,“连晒个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