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黄瓜柿子那哥俩”现在有一个任务,寻找更大的货源。
连续在家属院卖了几茬黄瓜柿子,白菜蒜苗菠菜后,名气越来越大。好多老师和家属第一次见有人送菜上门,新奇地很。
因为六中家属院属于半封闭式管理,外边的小商小贩是不能进来叫卖的,而家属院这么多人口,肯定有大量需求,尤其是西区家属院刚刚入驻,基本是年轻的双职工老师,他们的特点就是工作忙,空闲时间少,又不吝惜花钱。现在有熟悉可靠的人送菜上门,新鲜便宜又方便,逐渐成了习惯。
连家兄弟俩像两只小仓鼠,不停地把姥家的蔬菜运到六中家属院,再分发给老师们,乐此不疲,利润也很可观。
突然有一天,那个给小孙孙买西红柿的老爷子又找到他们:“你们就只卖这几种菜吗,不能多弄点品种吗?也可以适当弄点水果啊!”
云平豁然开朗,也是哈。
舅家姥家自己种的菜毕竟少,村里其他人种的品类也都差不多,像“小能人”那样的能人一个村里有一个也是难得,所以,光靠这些货源显然不行,云平想着去附近的批发市场看看。
城关街道有个九巷村,是附近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在这里的蔬菜果品都是批发性质的,交易动辄以筐以车起,但也有零售,云平想着去探探路子。
云洁不同意。
“从姥家舅家拿货卖货,一是亏不了,舅舅给的进价都是最低,品控把得严,又新鲜又便宜;二是累不着,离得近,又都给收拾利索,拿来就卖,隔一天一次,全当回家看看;三是没压力,各种时令小菜舅舅搭配着来,保证卖得了,实在卖不了可以拿回去。”
云升插一句:“也没有卖不了拿回去啊。”
“那是因为舅舅的菜品质好,量不多。”云洁认真地说。
“自己去交易市场贩菜,这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就像一条小鱼被丢到了大江大河里,风浪波涛全靠自己挣扎,拿货品类、数量、价格,光这三项,不知要踩多少坑。”
云洁已经预想到了云平云升碰得头破血流的样子。
“更重要的是,咱们是课余顺便的营生,你们知道蔬菜交易市场的大宗交易都是几点吗?凌晨两三点!当然,你们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