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黄瓜,今天没带来。”盛东热情说道。
“黄瓜?年前集市上有卖黄瓜的,12元一斤,抢钱呢!”大叔忿忿。
“咱家自己种的小黄瓜,鲜嫩鲜嫩的,卖8元一斤呢。”盛东继续推销。
“年前卖12元一斤,年后还这么贵?”大叔不干了。
“老师,年前卖12元一斤的,也是我家哦,别人家可没有。”盛东眨巴眨巴眼睛,“年前买是给自己吃,现在买是招待亲戚吃,多鲜亮多有面子啊。”
大叔一想也是:“那你明天还来?”
“来!”
众人一听有新鲜黄瓜,都围上来。
“新鲜的黄瓜?刚摘的?”
“多钱一斤?”
“明天还是这个时候?”
盛东眼看热情的顾客越来越多,大手一挥:“不用等明天!我现在就回家拉黄瓜,下午就回来,保证你们今天晚上就能吃上脆嫩爽口的黄瓜!”
说干就干,板车留在这里,午饭都顾不上吃,盛东骑上云平的自行车,回家摘黄瓜去了。
云平和盛伟仍旧在家属院叫卖白菜,顺便问问买菜的人要不要新鲜黄瓜,大家对白菜没有多大兴趣,一听有黄瓜,倒是很感兴趣,纷纷约好下午来看看黄瓜。
盛东倒是麻利,中午不到一点钟,便载回来一筐顶花带刺的鲜嫩黄瓜,老师们真是热情,一会功夫就卖光了,连带着白菜都卖光了。
人们花大钱买了几根黄瓜,再看几分几毛钱的白菜,简直便宜得跟不要钱似的,为了平衡买黄瓜的内疚感,再买几颗大白菜,这样一算,均价也就不贵了。
“盛东,再去拉一筐黄瓜吧。”
“没了。”
“真没了?”
“真没了!”
这么一个改良大棚,确实生产不了多少黄瓜,看着这抢购黄瓜的盛况,云洁感叹:“奢侈品的定义永远都是紧缺。”
一定要让二舅赶上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第一班车。
接下来,更让云洁坚定信念的是,作文集训班里,竟然有人跟她要黄瓜!
作文集训班初六就开班了,用蒋进科的话说:“初五已经走完亲戚了,没走的亲戚都是不亲的,不用去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