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儒家都没有遭受重创。
反而,在千年的积累之下,让儒门一脉拥有了不敢想象底蕴。
孔圣山,说是一座山头。
可实际上,这里却是一座足以容纳上万人的城郡。
城郡以孔圣山为中心,向外不断辐射扩散。
这些不断扩散出来的民居,是不少儒家学子自发建立起来的。
目的就是能够日夜受到孔圣山的熏陶,以助自己成功成就一番功业。
孔圣山内,势力鱼龙混杂。
但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对孔家儒门无比忠心。
甚至,就连当朝的权贵阶级们,都要派自家最为接触的年轻一代,来孔圣山进修学习。
如若不然,是根本没有在朝中做官的资格的。
然而,孔圣山里,真正位高权重的人,是那些住在山上的人。
孔圣山上有一座九层高塔。
高塔基座宽广,第一层住有百人。
逐层往上,人数开始递减。
第二层,住有七十二人,是这一代的七十二贤。
第三层,可容五十人,是士大夫阶级的青年才俊。
第四层,住有三十人,是公卿阶级的青年才俊。
第五层,住有十五人,是皇亲国戚的青年才俊。
第六层,住有十人,是这一代的孔门十哲。
第七层,住有四人,是颜回、子路等孔笙高徒的后代。
第八层,住有两人,是孟子、荀子的后代。
而最高的第九层,只住着一个人。
那就是儒家祖师,孔丘的嫡传后代,这一代的孔圣。
高塔第九层内,书香弥漫。
香炉之中紫烟升腾。
孔圣低头查看着儒家典籍,在晦涩难懂的地方写下批注。
虽是随意下笔,可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的,竟有浓浓的儒道气息。
身为孔门孔圣,他以儒入道。
别的儒家入道弟子所展示出来的,叫儒道显圣。
孔圣根本不用施展,他自身就是儒圣
孔圣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笔一字,都无时无刻的不在显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