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陛下,合纵连横,相爷言之有理啊!”
“陛下,眼下大唐四面楚歌,唯有这般,才能解围!!!”
“臣附议!”
“……”
这些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们,此时就如同在溺水的绝望之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拼命的扑腾着。
自打幽州一战后,便彻底的打断了这些朝臣们的脊梁骨。
五十万大唐精锐,对上不到四十万的军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全线溃败!
幽州城破!
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一阵死亡的威胁。
惶惶不可终日!
今日又听闻大明、北莽两国,陈兵数十万于大唐边疆之上。
这些人更是肝胆欲裂!
这般局势之下,大唐朝哪里还有半分胜算?
仗还没有全面开打,军心已经悉数涣散!
满朝文武文武更是人心惶惶。
照这般下去,这场对弈还没有开始,便已经宣告了终结。
与兴奋的众朝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站在长孙无忌身侧的房玄龄。
同为宰辅的房玄龄,此时面色铁青。
目光与长孙无忌轻微碰撞,两个聪明人的心中便已了然。
合纵连横?
说得倒是轻松,听起来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但只需要结合当下的时局,细细分析一番,便知道这条路走不通。
眼下局势:
李恪的四路大军已经是锐不可当!
可以说兵锋所指,所向无敌!
若没有其他的因素,光是军伍对杀,推翻大唐王朝几百年基业,只是时间问题。
而大明和北莽两国,虽然与我大唐没有多少恩怨;
但这些年也没能积攒下几分恩情。
如今两国大军已经陈兵边疆之上,这时候大唐能拿出什么好处去让他们做刀?
再大的好处,也抵不过横扫大唐后,瓜分大唐国土的好处来的多!
但凡能想明白这一点,那些正在欢呼的朝臣们,便会心如死灰。
军心依旧涣散。
长孙无忌之所以当着满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