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自从在去年接到诸葛瑾的书信,让他到洛阳一叙。
于是在今年三月,诸葛亮辞别自己的老师水镜先生、庞德公、黄承彦三人,往洛阳而来。
从襄阳出来当他经过重重关卡踏入南阳已经接近傍晚。
但就在这一刻他就被震惊到了。
阡陌纵横但十分平坦道路上,商队和衣着光鲜亮丽的行人来来往往。
一望无际的良田里面,无数勤劳的农夫正在做着耕种前的准备。
一座座巨大的水车在河边嘎吱嘎吱的转动着,不断把河里的水带到高处。
在看不远处村庄里面冒出的炊烟。
还有就是那个早就如雷贯耳的学校,里面更是传出一众学子的读书声。
夕阳、道路、行人、良田、水车、村庄、炊烟、郎朗读书声。
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仿佛就像一幅画卷一样,瞬间就给了他极大的冲击。
这一切不正是他所期盼那种吗?
他当即就在宛城停留了下来。
几天下来他都发现,这里官吏、士卒从不仗势欺人,对谁都很和善。
回想着离南阳不过数十里外的襄阳等地,那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百姓只能勉强果腹,官吏虽然没有明目张胆的欺压百姓。
但平日里也多少一副趾高气昂的态度,对待百姓也是非打即骂。
他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只有数十里之隔,两地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当他不停的朝着洛阳而去,他也逐渐都明白了。
究其原因还是杨升和刘表的差距。
而且洛阳城给他带来的视觉冲击更大。
巨大的洛阳城范佛一只巨兽卧在那里,无数的行人和车辆正在巨兽的口中进进出出。
踏入洛阳城,里面宽阔的道路和衣着依旧十分鲜亮的人来来往往。
甚至一些女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再加上那精致的妆容。
让少年的懵懂的他心里一阵狂跳。
诸葛瑾看着诸葛亮好像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有些泛红。
随即笑了笑,说道:“对了孔明,我被钦点为监察使,下午就要坐火车启程前往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