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春来了这么久,知道当今封建社会对女子多不友善,那是她在后世法治社会想象不到的。
“古往今来,女子成亲以后便只有婆家,若是和离或者被休,便是娘家婆家都不是家,对绝大多数女子来说,这条路都是绝路。”
“哪怕这女子在婆家没有任何过错,哪怕她曾在那个家生儿育女、当牛做马,可一旦和离或者被休,无一不是净身出户。”
“这也是走投无路时,大部分女子宁可选择自尽身亡,也不会主动提出和离的最大原因。”
宋立春深福一礼。
“还请县令大人明察秋毫,按理决断,莫让我大伯母和所有同样处境的女子寒心。”
邱德明年前来此处上任,距今已有半年,此地风俗他大体都有了解,对宋立春所说略有不同看法。
“本官知道你为杜氏鸣不平,可你所说,似乎有所偏颇。”
“如今女子地位,早已今非昔比。嫁娶一事,也多是女子对男子挑挑拣拣。即便和离,女子再嫁也屡见不鲜,并不似从前非要女子守贞不可。”
“本官觉得,当下女子似乎并不像你说得这般凄惨。便是和离,也断不是绝路一条。”
宋立春摇头,并不因为对方是高高在上的县太爷,便盲目认可他的看法。
“女子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成亲以后没有退路,所以才会在相亲阶段对男子诸多挑拣为难。”
“因为一旦成亲生子,孩子便会成为女子的牵绊,即便和离容易,可从来就没有女子带子女走的先例,所以即便现下律法宽松,对和离一事不做太多刁难,依然鲜少女子主动提和离。”
“这也是我大伯母,被我大伯背叛后明明痛如吞针,却依然留在那个家的原因。”
邱德明沉思半晌。
“你说的这些,本官还是头一次听说,不过仔细想来,似乎确实如此。”
“你刚才说,愿意主动申请做那杜氏的讼师……你可知道,不光大周律法没有,便是翻遍古往今来所有朝代的律法,也没有因和离请讼师的。”
后世有离婚官司,可古代,和离就是女子净身出户,仅比被休名声好一点而已。
或者,若是大户人家的女子,顶多带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