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古风七十二首·其二十三》李白(1/2)
    《古风·其二十三》李白

    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

    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

    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赏析

    借秋景叹时光

    - “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诗的开篇描绘了秋天的露水晶莹洁白如玉,圆润地滴落在庭院的绿草上。诗人偶然间看到这一幕,因秋寒来得早而感叹岁月短促。通过对秋露这一典型秋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引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奠定了全诗伤时的情感基调。

    感慨人生,批判不知足

    - “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如鸟儿从眼前飞过般转瞬即逝,人们为何还要给自己套上种种束缚呢?此句表达出对人生短暂却被世俗琐事羁绊的无奈与不解。

    - “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这里引用齐景公在牛山之上,因感叹人生无常、富贵难久,而流下泪水的典故,批判世人像齐景公一样愚蠢,总是不知满足,得了陇地又想着蜀地,无休止地追求身外之物。诗人借此表达对世人贪得无厌、执迷不悟的批判,认为这种不知足的心态让人错失了人生真正的乐趣。

    叹世路人心,倡导及时行乐

    - “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诗人指出人心如同波澜般起伏不定,世间道路也是曲折坎坷。这既是对人心复杂和世事艰难的深刻洞察,也进一步强化了人生苦短且充满波折的主题。

    -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既然人生如此短暂且充满艰辛,那么每天夜晚都应当拿着蜡烛,及时享受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倡导及时行乐的思想,鼓励人们珍惜时光,摆脱世俗的束缚,去享受人生的美好,体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从秋景引发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批判世人的不知足,感慨世路人心,最终倡导及时行乐,展现了李白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在表达伤时叹世的同时,又蕴含着豁达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