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古风七十二首·其十四》李白(1/2)
    《古风·其十四》李白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

    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

    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

    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赏析

    描绘边地荒凉景象

    -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诗的开篇描绘了北方边关风沙弥漫,从古至今都是一片萧索凄凉的景象。秋天树叶飘落,秋草枯黄,诗人登高远望,看到的是塞外的敌人。这几句渲染了边地环境的恶劣和局势的紧张,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进一步描写边关的荒芜,大漠中的城池荒废,边地的城镇已没有完整的墙壁。累累白骨横陈在荒野,历经无数岁月,高高低低地散布在榛莽之中。这些惨象深刻地展现了战争给边地带来的破坏和灾难,让人触目惊心。

    揭示战争缘由与影响

    -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诗人以设问的方式,指出是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凭借武力肆意凌虐边民。大唐皇帝为之震怒,于是派遣军队击鼓出征。这里既说明了战争的起因,也反映出唐朝面对边患时的应对举措。

    - “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原本温暖祥和的气氛因战争而变为肃杀之气,朝廷征调大量士兵,使得中原地区也骚动不安。三十六万士兵被迫离家出征,他们悲痛哭泣,泪水如雨。此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大量壮丁被征调,百姓苦不堪言。

    表达对征人及边民的同情

    - “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诗人同情征人被迫远行服役,无法安心从事农业生产。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过征戍生活的人,又怎能知道戍边的艰难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