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古风七十二首·其二十五》李白(1/2)
    《古风·其二十五》李白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

    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

    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赏析

    批判世风日下

    -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诗人开篇便感慨社会风气日益衰败,浅薄的风气破坏了淳朴的道德本源。此句直接点明了当时社会道德沦丧、风气浮薄的现实状况,表达了诗人对世道变迁的忧虑与不满。

    - “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以比喻的手法进一步说明世人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他们不选择美好的“芳桂枝”,却偏偏栖息在恶劣的“恶木根”上,形象地揭示了人们舍本逐末、追求低俗事物而摒弃高尚品德的现象。

    描绘桃李无言,暗喻贤才沉默

    -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桃李树虽能绽放美丽的花朵,却默默无言。这里以桃李自喻或指代那些有才华、有品德的人,他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只能选择沉默。桃李的“不言”,一方面体现出贤才面对不良世风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们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

    感慨世事无常,向往归隐

    - “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诗人意识到世间的命运如同自然规律一样,有兴盛和衰落的变化,而世间众人却在这兴衰变化中争名逐利,如飞奔般忙碌。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人在无常世事中盲目追逐的感慨,凸显出诗人对这种世俗行为的超脱态度。

    -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诗人以广成子为例,广成子是传说中的仙人,隐居于崆峒山。诗人渴望能像广成子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进入那通向无穷境界的道门,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在宁静的归隐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世风日下的批判、对贤才处境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的向往,展现了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高洁品质、超脱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其诗歌忧国忧民与追求自由超脱相融合的独特风格。

    创作背景

    - 政治环境:天宝年间,唐玄宗怠于政事,政治环境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