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四十二》李白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
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
寄形宿沙月,沿芳戏春洲。
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
赏析
描绘双鸥形象与生活
-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诗开篇描绘了两只轻盈摇曳的白鸥,在苍茫的江面上鸣叫着飞翔。“摇裔”生动地展现出白鸥飞行时姿态的灵动优美,“鸣飞”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勾勒出白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形象,同时“沧江”点明其所处的广阔而壮阔的环境,为全诗营造出一种开阔、自由的氛围。
阐述白鸥的品性与选择
- “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这两只白鸥适宜与海边的渔人亲近玩耍,而不是与云中的仙鹤为伍。此句通过对白鸥品性和交友选择的描述,将白鸥拟人化,展现出白鸥不慕高远、亲近平凡的特质,暗示一种不追求虚华、回归质朴的生活态度。
- “寄形宿沙月,沿芳戏春洲。”白鸥夜晚栖息在洒满月光的沙滩上,白天沿着花草芬芳的江岸,在春日的小洲间嬉戏。这里进一步描绘了白鸥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生活,它们顺应自然,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表达诗人的心境与向往
- “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诗人感慨自己也是洗尽心中杂念之人,愿意忘却世俗机巧,跟随白鸥一同遨游。“洗心”表明诗人想要摒弃尘世的纷扰和杂念,追求内心的纯净;“忘机”则体现出诗人希望放下世俗的算计和心机,像白鸥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纯净、质朴生活的向往,借白鸥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的心境。
整首诗以白鸥为象征,通过描绘白鸥的生活与品性,抒发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自由质朴生活的情感,体现了李白诗歌借物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同时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和自由生活的敏锐感知与深刻向往。
创作背景
- 长安供奉翰林时期:一种说法是李白作此诗时正在长安供奉翰林。他怀着远大的政治抱负来到长安,却发现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宫廷生活充满了束缚和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