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四十七》李白
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
偶蒙东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
赏析
描绘桃花的艳丽与娇弱
- “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偶蒙东风荣,生此艳阳质。”诗的开篇描绘了东园之中桃花盛开的景象,它们绽放笑脸,似乎在向白日夸耀自己的美丽。偶然承蒙东风吹拂,得以繁荣生长,拥有这般艳丽的姿质。诗人用拟人手法赋予桃花以人的神态,生动展现出桃花盛开时的明艳动人,同时点明其生长依赖于东风,暗示其娇弱、凭借外力的特点。
担忧桃花华而不实与凋零
-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桃花虽有佳人般的艳丽颜色,诗人却担心它华而不实。此句由桃花的外表深入到对其本质的思考,表达了对桃花徒有其表、可能无法结出果实的忧虑,蕴含着对只注重外在而缺乏内在实质的事物的批判。
- “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随着时间推移,季节变换,大火星(龙火)移动,夏天来临,桃花很快就会凋零飘落。此句描绘出桃花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即使曾经艳丽一时,也难以抵挡时光流转和季节更替,进一步强化了对桃花命运的叹息。
以南山松作比,凸显坚贞品质
-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诗人笔锋一转,提到那生长在南山的松树,它傲然独立,枝叶在风中发出萧飋之声。与桃花的艳丽却娇弱、短暂相比,南山松展现出坚韧不拔、独立不屈的品质。松树不依赖外界的特殊关照,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坚守自我,象征着一种坚定、高尚的人格。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南山松所代表的坚贞品质的赞赏,以及对像桃花一样虚有其表、易消逝事物的批判,寄寓了自己对内在品质和永恒价值的追求。
整首诗以桃花和南山松为意象,通过两者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虚浮艳丽而缺乏实质的事物的批判,以及对坚韧、独立、有内在品质的赞赏,体现了李白诗歌借物言志、寓意深刻的特点,展现出诗人对人生价值和品格的思考。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