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古风七十二首·其五十四》李白(1/2)
    《古风·其五十四》李白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

    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赏析

    描绘登高所见之景

    -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诗人手持长剑,登上高台,极目远眺,悠然地将目光投向春日的景色。开篇营造出一种豪迈又略带惆怅的氛围,“倚剑”展现出诗人的英武之气,“悠悠送春目”则透露出其思绪的悠远,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伏笔。

    - “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映入眼帘的是,丛生的榛树遮蔽了层层山丘,珍贵的仙草隐藏在幽深的山谷之中。这里“苍榛”象征着平凡、杂乱之物,而“琼草”代表着美好、珍贵的事物。美好的琼草被隐藏,平凡的苍榛却到处蔓延,暗示了美好事物被埋没,而平庸之物充斥世间的现实。

    以鸟的境遇作比

    -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凤凰在西海鸣叫,想要栖息却找不到珍贵的树木;而鸒斯(一种小鸟)却在蒿草下找到适宜的居所,繁衍出众多后代。凤凰本应栖息在珍贵的树木上,却无处可依,象征着贤才之士在现实中难以找到施展才华的地方;鸒斯这种平凡的小鸟却能在蒿草间安居乐业,暗指庸碌之人反而在社会上如鱼得水,通过两者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社会贤愚倒置的现象。

    借典故抒发感慨

    -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诗人用阮籍“穷途恸哭”的典故,感慨如今社会风气如同晋代一样日益衰败,自己如同阮籍走到无路可走之处,只能放声痛哭。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极度失望和无奈,面对贤愚不分、世风日下的现实,诗人感到无力改变,只能以恸哭来抒发内心的悲愤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所见之景,以鸟的境遇作比,结合典故,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贤愚倒置、世风日下的批判与无奈,体现了李白诗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豪迈之中蕴含着深沉的悲愤。

    创作背景

    《古风其五十四》估计是李白在天宝后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