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旅夜书怀》杜甫(1/3)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赏析

    首联:以景衬情,营造孤寂氛围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诗人描绘了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高高桅杆的小船孤独地停泊在夜色之中的画面。细草柔弱,暗示自身的渺小与无助;“独夜舟”突出在茫茫夜色中,自己如孤舟般漂泊无依,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雄浑之景,更显孤独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是千古名句。星星垂挂在辽阔的平野之上,明月在汹涌的江水中流动。诗人以雄浑壮阔的景色,反衬出自身的渺小与孤独。平野开阔、大江奔流,更凸显出诗人置身于天地间的孤独感,以乐景写哀情,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颈联:反语寄慨,悲愤无奈

    -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诗人说自己的名声难道是因为文章而显着吗?做官倒是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两句运用反语,杜甫一生渴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却始终不得志。他并非因文章得名,却只能以文章传世;“老病休”也并非他自愿,而是被迫无奈。表面看似自我解嘲,实则蕴含着诗人的悲愤与无奈,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深感慨。

    尾联:以鸥自比,漂泊之叹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将自己比作天地间一只漂泊的沙鸥,形象地表达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和孤独寂寞的心境。沙鸥在广阔天地间独自飞翔,居无定所,正如诗人一生辗转流离,无处安身,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旅途夜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暮年漂泊的凄苦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展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旅夜书怀》时,其个人经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创作背景。

    个人经历

    仕途失意:杜甫一生渴望在政治上施展抱负,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然而,他仕途坎坷,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在创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