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赏析
首联:点明地点,营造开阔意境
-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诗人开篇便点明草堂的位置,远离城郭,这里亭轩开阔,四周没有村落,视野极为开阔。“去郭”表明居所与尘世的距离,营造出一种远离喧嚣的宁静氛围。“轩楹敞”描绘出居所轩敞的特点,“眺望赊”则强调了视野的辽远,为下文描绘自然景色做铺垫,奠定了全诗开阔、闲适的基调。
颔联:描绘江景,展现自然之美
-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诗人将目光投向远处的江水和近处的树木。澄澈的江水浩浩荡荡,几乎与江岸齐平,给人一种水天相接的开阔之感。幽静的树林在春日的傍晚繁花盛开,“幽”字突出树林的静谧,“晚多花”则描绘出春日傍晚繁花似锦的景象,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颈联:细腻刻画,尽显自然意趣
-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千古名句。蒙蒙细雨中,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似乎在享受着细雨的滋润;微风轻轻吹拂,燕子轻盈地斜飞在空中,姿态优美。这两句诗通过对鱼儿和燕子细微动作的描写,细腻地表现了微风细雨中大自然的生机与意趣。“出”“斜”二字生动形象,使画面充满动态美,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日的清新与灵动。
尾联:对比映衬,突出静谧氛围
-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诗人将热闹繁华、人口众多的成都城与自己所处的清幽之地进行对比。城中十万户人家,热闹喧嚣;而此地仅有两三户人家,显得格外宁静。这种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居所的静谧,表达了他对这种远离尘嚣、宁静闲适生活的喜爱与满足。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尘世喧嚣的一种疏离,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草堂周围自然景色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杜甫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悠远。
创作背景
生活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