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梦李白二首·其一》杜甫(1/3)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赏析

    开篇直抒胸臆,奠定忧思基调:诗的开篇“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以强烈的情感对比,说明死别之痛已让人泣不成声,而生别更是常常令人悲痛不已。这两句直接抒发了杜甫对与李白分别的深切哀伤,为全诗定下了忧思的基调。杜甫深知李白被贬往“江南瘴疠地”,作为“逐客”音信全无,这种生离的牵挂和担忧如影随形。

    梦境描写,传递深切关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写李白进入自己的梦境,杜甫认为这是因为自己长久思念的缘故。随后“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他又担心梦中的李白并非生前之魂,毕竟路途遥远,生死难测,进一步体现出对李白命运的极度关切。“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诗人想象李白的魂魄在南方青葱的枫林间飘来,又穿过秦陇黑沉沉的关塞返回,描绘出一种阴森、凄凉的氛围,暗示李白所处环境的险恶。“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对李白困境的担忧,既然深陷罗网,又怎能自由地魂归入梦呢?这几句对梦境的描写,细腻地展现了杜甫对李白的思念与牵挂,以及对其艰难处境的忧虑。

    梦醒后的牵挂,深化情感:“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写梦醒后,看到落月的清辉洒满屋梁,恍惚间还觉得映照的是李白憔悴的容颜。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杜甫从梦境到现实的恍惚之感,说明他对李白的思念之深,即便梦醒仍沉浸其中。最后“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诗人仿佛在对李白的魂魄叮嘱,江水深广、波浪险恶,千万要小心,不要被蛟龙伤害。这里的“蛟龙”既可以实指水中的蛟龙,也可象征那些在政治上对李白落井下石的邪恶势力。此句将杜甫对李白的关爱之情推向高潮,深化了对友人命运深深担忧的情感。

    整首诗以梦为线索,通过对梦境和梦醒后的描写,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