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赏析
结构与内容
- 开篇之悲(“少陵野老吞声哭” - “细柳新蒲为谁绿?”):诗人以“少陵野老吞声哭”起笔,营造出极其沉痛压抑的氛围。“吞声哭”表明诗人不敢放声痛哭,只能强行隐忍,足见悲痛之深。在春日里“潜行曲江曲”,往日繁华的曲江如今只能偷偷前往。看到江头宫殿千门紧锁,细柳新蒲依旧翠绿,却无人欣赏,以乐景衬哀情,发出“为谁绿”的悲叹,奠定了全诗的哀伤基调。
- 忆昔之盛(“忆昔霓旌下南苑” - “一笑正坠双飞翼。”):诗人回忆往昔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幸曲江南苑的盛况。“霓旌下南苑”描绘出皇帝出行时仪仗队的华丽壮观。“昭阳殿里第一人”指杨贵妃,她“同辇随君侍君侧”,备受恩宠。“辇前才人带弓箭”等句则展现出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游乐场景,才人骑马射箭,射中飞鸟引得杨贵妃欢笑,一派繁华热闹。
- 今昔之变(“明眸皓齿今何在?” - “去住彼此无消息!”):笔锋一转,从回忆回到现实,发出“明眸皓齿今何在”的悲问,杨贵妃已香消玉殒,“血污游魂归不得”,形象地写出她死于马嵬坡的悲惨结局。“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清渭水畔是杨贵妃葬身之地,而唐玄宗入蜀剑阁深远,生死相隔,彼此再无消息,今昔对比,尽显世事无常与人生的巨大落差。
- 结尾之哀(“人生有情泪沾臆” - “欲往城南望城北。”):诗人感慨“人生有情泪沾臆”,人是有感情的,面对如此巨变难免泪满胸襟,而“江水江花岂终极”,江水依旧流淌,江花依旧盛开,它们不会因人事变迁而改变,更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