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经济”的眼睛就是尺,他们作为内行人,对挑选耕牛极有经验。
沈语作为外行人,只能从体型上判断牛的大小,对于牛的年龄、耐力、体力、健康等细节是一概判定不出。
沈语听老牛头说过相牛的学问,有些人家辛苦攒了几两银子,为了省个找中介的钱,自己盲目去相牛,却挑了个脾气差、不好好干活、也不听驯的牛,这家的银子就算是打水漂了。
所以沈语思量一番,就决定找方巾男带她相牛了。
方巾男听到生意成了,精神一振,态度更为热情。
他带着沈语去了摊位面前,复又确定了一眼他今早就选中的一头牛。
指着它对着沈语说:“夫人,您请看,这头牛,眼睛大的跟个铜铃似的,而且白色脉络贯穿瞳仁,像这种牛啊,它的速度就特别快。”
“它的脊骨中央向下垂,耐力更好”
还掰开了牛嘴给沈语展示:“牙齿还白着,磨损程度低,是个刚成年没多久的牛。”
沈语虽然不太懂牛的好坏,但是也能看出来这头牛,身形健壮、毛色纯正,性情温顺,被方巾男摆弄半天都没脾气。
她饶有兴味的听着方巾男给她介绍这头耕牛,头的幅度也随着方巾男的话语上下摆动。
主打的就是一个参与感拉满。
宋老大那边经历了最开始的社恐,伴随着卖不出猪油饼对他的极大威胁,他终于放开了身心,沿着街头巷尾一路叫卖吆喝,那声音,是一声比一声豪放。
这叫卖声吸引了不少人来买饼。
他这个活,是越干越顺手,一边卖饼一边还能跟人老太太打招呼。
老太太从他这买了五个饼,花了五文钱,问他明日还来不?
宋老大想了想,沿街叫卖能卖出不少,可以极大的减轻码头那边的售卖压力,他跟老太太说明日他还来这里,让她且等着就行。
等到宋老大卖完这一篮子猪油饼之后,他快步的赶回了码头,准备再续一波接着出去叫卖。
宋老二在不慌不忙地做猪油饼,宋老大看到宋老二摊子的面团所剩不多了,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现下终于放心了,看来今天也能圆满收工。
宋老二给宋老大